俄语学习网
大外交呼唤“小语种”!!!
日期:2017-09-04 11:02  点击:503
 从新中国外交史上来看,诚如专家所言,中国的每一次走出去,都离不开“小语种”,它始终与中国的外交和对外交流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经过多场“主场外交”的打磨,中国已经积累了多个“小语种”的翻译人才。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随着从民间、企业到政府层面走出去的步伐日益提速,“小语种”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发展所需“中国的每一次走出去,都离不开小语种,它始终与中国的外交和对外交流联系在一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说。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拨开设的“小语种”都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关,如东欧,也包括中国周边的越南、朝鲜等。
 
作为共和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非常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1962年,外交部在上报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编注)课程开设计划时,把英、俄、法、西、阿拉伯语以外的语种,通称为“小国语”,周恩来总理在审批这份报告时,把通篇的3处“小国语”,全部改为“非通用语”,并批示今后不使用“小国语”,从此外交部的正式文件中再不使用这种说法。
 
这就是非通用语的由来,如今民间依然惯用“小语种”,而且概念上也有所变化。目前通常根据使用人数的多少来划分“大小语种”,像之前划为“小语种”的日语、韩语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已经成为“大语种”。
 
当时,外交部翻译干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有几个新建使馆甚至派不出到驻在国的翻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恩来指示外交部,从全国各大院校抽调外语系学生去十几个国家学习非通用语。当年还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念大三的车洪才就是被抽调的学生之一。
 
越是大国越需要小语种
 
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相关学者的调研,特别是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有些是与中国签订了多项战略合作伙伴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导致文化水平不高,翻译人才匮乏,该国民众要了解中国,大多需要通过英文等通用语种转译相关信息,因此有关中国的新闻舆论、文化思想等内容大都是经过了英语、法语等通用语种的过滤。西方话语体系下对中国曲解和误读的部分,因此很容易被再次放大。在李永辉看来,正是因为中国外交的转型,所以更离不开非通用语种。
 
“小语种”人才供不应求
 
从就业情况看,与英语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的尴尬局面相比,“小语种”专业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非通用语人才可以在多个层面上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但目前,我国非通用语人才严重匮乏,是制约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3月14日,在新增4门语种的开班仪式之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闫国华如是说。
 
一方面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呼唤“小语种”,另一方面却是高端非通用语人才稀缺—这就是当前难以回避的现实。
 
“小语种”成高校“香饽饽”
 
近年来,在“高就业率、高薪酬”的推动下,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小语种”专业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追捧的“香饽饽”。每年仅全国本科院校的“小语种”招生人数就超过5000人,各地专科层次的招生更是数以万计,而且报考的学生生源质量普遍较高,其中不乏来自各省市的高分考生。
 

分享到:

顶部
12/26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