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上冲浪十级选手知道“精苏”是指什么群体吗?其实“精苏”就是“精神苏联人”的简写,本意指非常喜欢苏联文化,在精神上已经成为苏联人的人。由于苏联人具有战斗民族的特色,所以“精苏”大多用作调侃。苏联时期独特的文化兼具东西方文化特征,对中国东北乃至北方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让我们一起跟随今天这十部苏联时期经典的影视作品,back to СССР吧!
1."Операция "Ы" и другие приключения Шурика" 1965 год, реж. Леонид Гайдай
《Y行动和舒立克的其它冒险》(1965)(喜剧)
《Y行动和舒立克的其它冒险》是一部苏联经典喜剧片,也是“舒立克三部曲”的第一部。(“舒立克三部曲”是经典的俄罗斯喜剧,三部都是满满的苏联式搞笑风格。)本片由三个单元故事组成,第一段是大学生舒立克和犯事的无赖一起进监狱改造,第二段是两个大学生备考及恋爱的过程,第三段就是Операция《Ы》——三个小偷计划在风雪天偷仓库,被舒立克最终制服……值得一提的是,三个小偷的扮演者——尼古林、莫尔古诺夫、维钦这三人的角色是苏联电影里常见的反派三人组。
2."Кавказская пленница, или Новые приключения Шурика" 1966 год, реж. Леонид Гайдай
《高加索女俘虏》(1966)(喜剧)
苏联老电影,“舒立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角舒立克来到高加索搜集当地民俗故事进行创作,爱上了同来度假的姑娘尼娜,不料尼娜却意外被坏人掠走,舒立克展开了营救“高加索女俘虏”的行动,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3."Иван Васильевич меняет профессию" 1973 год, реж. Леонид Гайдай
《伊凡“雷”帝:回到未来》(1973)(喜剧)
苏联老电影,“舒立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年轻有为的科学家舒立克在家潜心研究科学发明实验,并且为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将自己所住的公寓搞停电。邻居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前来声讨,却被他拉入了新发明的时光机实验。与此同时,小偷米罗斯拉维斯基在牙医家行窃时恰好与正通过时光机穿越的二人相遇,三人共同穿越到了俄罗斯留里克王朝首位沙皇伊凡雷帝的宫殿之上,以为是恶魔降临的沙皇陛下仓皇逃窜,在舒立克的追逐下进入到了现代,而伊万与小偷则留在古代与卫兵周旋。混乱之中,时光机受到意外损坏,由于长相酷似伊凡雷帝,伊万被迫听从小偷的建议扮作“雷”帝与众人周旋……另一边,真正的伊凡四世则在舒立克家制造了一连串的误会与混乱……
4."12 стульев" 1976 год, реж. Марк Захаров
《十二把椅子》(1976)
曾经的贵族伊波利特·沃洛比亚尼诺夫在苏联时代过得穷困潦倒,然而有一天他的生活突然出现了转机——岳母在临终前告诉他,自己把许多钻石藏进了12把家具椅子中的一把。然而12把椅子已被充公,并四散在苏联各处。于是,这位没落的贵族和获知此秘密的骗术大师奥斯塔普·本德尔开始了寻找椅子的旅程……
5."...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1972 год, реж. Станислав Ростоцкий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
本片根据鲍里斯 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改编。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一个排的炮手驻扎在一个靠近车站的小村子里。一天,班长丽达在不远处的树林里发现了德军。瓦斯柯夫立即带领一支小分队去搜查敌军,成员包括丽萨、迦尔卡、丽达、索妮娅、热妮娅五个姑娘。最终,队员们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受重伤的丽达也因不愿连累准尉把儿子托付给他后饮弹自尽。悲愤交加的瓦斯柯夫一举歼灭敌营,光荣完成了任务,最终获得支援。多年后,瓦斯柯夫带着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母亲牺牲的小树林,对所有女兵们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作为在中国最有群众基础的俄罗斯故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震撼了整整两代人:鲍里斯 瓦西里耶夫的小说发表于1969年,斯坦尼斯拉夫 罗斯托茨基导演的电影1972年一经上映就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改编的话剧也多次被搬上舞台;2005年,中俄合拍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再次掀起热潮;2015年,列纳特 达夫列吉亚洛夫导演的新版3D电影上映,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其中,公认最贴近原著精神的改编是1972年的苏联电影,其中的大多主创人员都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因此无论剧本、演员、拍摄还是剪辑都难以复制,长达3个小时的情节描写和角色刻画让该片早已深入人心。
6."Белый Бим Черное ухо" 1976 год, реж. Станислав Ростоцкий
《白比姆黑耳朵》(1976)
《白比姆黑耳朵》是一部知名的电影,改编自特罗耶波利斯基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只叫比姆的狗的命运,是一个兼具感人和启发性的故事:一天,主人公退休老兵伊万收养了一只即将被原主人毒死的黑耳朵小白狗比姆,并同它相依为命。在主人的细心教导下,比姆学会了许多看家本领。它乖巧而善解人意,给主人带来了莫大的慰藉。然而好景不长,伊万心脏病突然发作,不得不去莫斯科进行手术,他把比姆留在家中托邻居照看。比姆找不到生病的主人,脾气暴躁的女邻居也并非发自内心地喜欢比姆,比姆开始不吃不喝,日夜思念主人,后来便离家出走寻找主人。一路上,它挨饿受冻,跑遍了主人带它去过的所有地方。一路上,它饱尝人情冷暖。最后,竟被主人的女邻居诬告为疯狗,受尽折磨而死。比姆死后,主人地将它埋葬在森林深处,向空中鸣枪四声表达自己的无力与悲愤。
7."Мо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 1979 год, реж. Владимир Меньшов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79)
"Молодость у всякого проходит, а любовь – другое дело."
影片讲述年轻的工厂女工卡捷琳娜因一时的虚荣心作祟而冒充教授的女儿,并以假身份电视台摄影师鲁道夫相爱了,并怀了他的孩子。不久,鲁道夫发现真相并狠心抛弃了卡捷琳娜,对他们即将出生的孩子也不管不问。但卡捷琳娜并未就此消沉,她一面抚养孩子,一面发愤读书,终于在多年后成为莫斯科一家大工厂的厂长。此后,卡捷琳娜在火车上结识了电焊工果沙,并一直向他隐瞒着自己的身份。真相再一次暴露后,果沙和卡捷琳娜产生了嫌隙,最终,卡捷琳娜在朋友们的帮助和劝说下,与果沙重归于好,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8."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 1959 год, реж. Сергей Бондарчук
《一个人的遭遇》(1959)
影片描述了一个普通人在卫国战争时期所经历的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战争刚爆发,木工索阔洛夫就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被俘、在集中营做苦工、最终又重回苏军阵地,并俘获了一个德军少校,带来了重要的情报。战争使索阔洛夫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但他并没有因此变得漠然,更没有失去生存的斗志。他不仅坚强地活了下去,还以全部的爱温暖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小生命。影片结尾,索阔洛夫把同样在战争中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小男孩万尼亚认作儿子这场戏充分地阐明了作品的中心思想:索阔洛夫是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医治了自己心灵的创伤。他在抚慰小男孩的心灵的过程中,也忘记了自己的伤痛。
9."Собачье сердце" 1988 год, реж. Владимир Бортко
《狗心》(1988)(科幻)
根据苏联文学大师别尔加科夫的作品《狗心》改编,电影以狗为第一人称,讲述了名医菲利普通过手术,把一名死去的盗窃犯的脑垂体移植到一条名为“沙里克”的狗身上,试图发现促进人类肌体年轻化的奥秘。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实验的结果导致了狗进化成人。但是正如俗语所说,“狗改不了吃屎”,这只成为人的狗品行低劣,为所欲为,电影的结尾,医生和他的助手重又将其变回狗身,电影极具启发性和讽刺意味。
10.Ирония судьбы, или С лёгким паром!1975год, реж. Эльдар Рязанов
《命运的捉弄》(1975)
关于电影《命运的捉弄》,俄罗斯还有个小笑话。有人问一个小孩儿:“你多大了?”答曰:“不知道。”大人想了想,换了句话问他:“那你看过多少次《命运的捉弄》?”答曰:“10次!”故此人准确判断出这位小朋友今年10岁了。笑话是有些夸张的,但我们却可以从笑话中了解到电影《命运的捉弄》对俄罗斯人的不可或缺的意义。
《命运的捉弄》是俄罗斯著名导演梁赞诺夫的三部曲之一,该片自1975年12月31日在全苏上映后就成了苏联以及后来俄罗斯观众欢度新年的一部分。40多年来,每逢新年前夜,俄罗斯各地的影院和电视台都要重映《命运的捉弄》,以至于很多观众都对片中的经典对白倒背如流。俄罗斯人很难想象没有《命运的捉弄》的新年,因为片中的每一位主人公俨然都已成了他们的亲人。俄罗斯人对《命运的捉弄》的钟情,堪比中国人之于春晚。
影片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为洗去晦气、迎接新年,住在莫斯科的外科医生热尼亚和他的朋友们按照传统在新年前夜去公共浴池洗澡。朋友们一时兴起喝得酩酊大醉,把热尼亚送上了飞往列宁格勒的飞机。走出机场后,根据醉酒的热尼亚报的地址,出租车司机把他送到了恰好与他的住所同一街名同一门牌的大楼前,热尼亚用钥匙打开同一号住宅的房门,里面又是同样的家具。就此,热尼亚戏剧性地与美丽的女主人公娜佳结识,并爱上了她。影片讽刺了苏联时期各地的住房都长一个样,最终造成了男女主角阴错阳差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