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学习网
二战世界前十大武器一
日期:2012-07-03 20:00  点击:1201

1.核弹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 或钚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主要利用重氢(dao H,氘)或超重氢(chuan H,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应。 一般化学炸药如梯恩梯(TNT)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在这些化学反应里,碳、氢、氧、氮等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 状态有了变化。核反应与化学反应则不一样。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人们习惯上称这类武器 为原子武器。但实质上是原子核的反应与转变,所以称核武器更为确切。
  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 约8×1013焦耳,比1千克梯恩梯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 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药量来表示,称为梯恩梯当量。美、苏等国装备的各种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小的仅1000吨,甚至更低;大的达1000万吨,甚至更高。
  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 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 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 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 大影响。
  原*****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来起杀伤作用的一种武器。它与核反应堆一样,依据的同样是核裂变链式反应。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分别造成14万人和7万人丧生。
美国的两颗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抗日战争的结束。
 

2.B-29型“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亦称B-29超级空中堡垒,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主要在美军内服役的B-29,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陆军航空兵在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 它不单是二次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同时也是集各种新科技的先进武器。B-29的崭新设计包括有:加压机舱,中央火控、遥控机枪等等。原先B- 29的设计构想是作为日间高空精确轰炸机,但在战场使用时B-29却多数在夜间出动,在低空进行燃烧轰炸。B-29是二次大战末期美军对日本城市进行焦土 空袭的主力。-{向}-日本广岛及长崎投掷原*****的任务亦是由B-29完成。B-29在日本因此有“地狱火鸟”之称。二次大战结束以后,B-29仍然服役 了一段颇长的时间,最后在1960年代方才完全退役。B-29的总生产量为3,900架左右。  最初B-29轰炸日本的目标以军事及 工业设施为主。B-29多数在日间从30,000呎左右高空进入,使用仪器进行精确投弹。但是日本本土上空经常有强烈的气流,令这种空袭难以发挥成效。 1945年初,阿诺德将军把驻在马里亚纳群岛的B-29交由寇缔斯?李梅(Curtis LeMay)指挥,希望他能加强轰炸的成效。李梅改变B-29的攻击方法,让B-29在晚间从5,000至6,000呎的低空进入日本,并且根据日本空袭 中国城市的经验,使用烧燃弹对日本的城市进行大范围的地毯式焦土轰炸。李梅相信日本的战斗机在夜间不足为惧,而这个高度亦正是日本防空炮火的断层。B- 29拆除尾部的机关炮,以增加2,700磅的载弹量。结果证明李梅的策略正确,3月9日晚上,334架B-29首次以新战术空袭东京。当天晚上将东京16 平方英里的地区烧成平地,东京商业区63%被焚毁,失去18%的工业生产力。84,000人于当晚葬身火海,一百万人无家可归。而B-29的损失为14 架。之后两星期,再有120,000日本平民死于B-29的焦土轰炸。而B-29的损失却只为20架。到了战争最后的数个月,B-29动辄以五百架编队, 由P-51战斗机护卫,进行对日本城市的连续空袭。目标并且由大型城市渐转为中型城市。李梅预计,到了1945年9月,B-29每月将可向日本投下 115,000吨燃烧弹,是3月首次开始燃烧轰炸时的8倍;而到了10月,B-29将开始缺乏可供轰炸的目标。不计算两次使用原*****的袭击,在整场战争 中,B-29摧毁了日本178平方里的市区,导致四十万日本人死亡,二百五十万家房被毁,九百万人流离失所。B-29的损失总共为414架。除了焦土轰炸 外,B-29还对日本的航运路线进行大规模的布雷。到了战争末期,日本的海运\因航线受阻而接近瘫痪。
  至于最为人所熟识的B-29,相信是艾诺拉?盖号(Enola Gay)。1945年8月6日,艾诺拉?盖号在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小男孩"。三天之後,另一架B-29伯克之车(Bock's car)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胖子"。
  经过B-29轰炸机所搭载的水雷、燃烧弹、原*****的连续数月攻击后,日本各大城市及工业基地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加上苏联对日本宣战,日本天皇裕仁被迫选择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
规格及性能:
  乘员: 10: 机师, 副机师, 飞行工程师, 轰炸手, 领航员, 无线电员, 侧炮手(二人), 上方炮手, 尾炮手
  (向日本本土投弹时B-29的人员编制)。
  长度: 99 呎 0 吋 (30.2 米)
  翼展: 141 呎 3 吋 (43.1 米)
  高度: 27 呎 9 吋 (8.5 米)
  翼面面积: 1736 呎2 (161.3 米2)
  空载重量: 74,500 磅 (33,800 公斤)
  满载重量: 120,000 磅 (54,000 公斤)
  最高起飞重量: 133,500 磅 (60,560 公斤)
  发动机: 4× 莱特R-3350-23 超级增压星形发动机,每个 2,200 匹马力 (1600 千瓦)
  最高速度: 每小时 357 英里 (574 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 每小时 220 英里 (350 公里/小时)
  作战续航距离: 3,250 英里 (5,230 公里)
  运输续航距离: 5,600 英里 (9,000 公里)
  实用升限: 33,600 呎 (10,200 米)
  爬升: 900 呎/分钟 (270 米/分钟)
  翼面负载: 69.12 磅/呎2 (337 公斤/米2)
  功率/重量比: 0.073 匹/磅 (121 瓦/公斤)
机载武器
  12× .50 吋口径 (12.7 mm) M2 机关枪,遥控
  1× 20 mm 口径 M2 机关炮,机尾
20,000 磅 (9,072 公斤) *****


 


分享到:

顶部
01/16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