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学习网
大毛与二毛的恩怨情仇(四)
日期:2022-07-18 13:28  点击:363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进行到了第三个年头,而早在战争爆发之初,革命的风暴就已在俄罗斯帝国本土酝酿,随着俄军在前线节节败退,沙皇尼古拉二世再也无法调和国内矛盾,革命烽火终成燎原之势,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第一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建立。当罗曼诺夫王朝的最后一位沙皇退出历史舞台时,那些曾经受到强大皇权镇压的民族意识也开始如出笼的猛兽肆意奔走。
 
 
 
同样是在1917年,乌克兰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个由乌克兰人组成的主权国家形态——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他被视作现代乌克兰国家的前身,但很快,在乌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就在苏俄的帮助下建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或许是因为时间太短,我们根本来不及记得,四年之后的1922年,苏维埃乌克兰就以创始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了苏联,如同这个红色巨人的左手,再一次紧紧扼住黑海沿岸。对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而言,他们最终获胜了,但又好像没有完全获胜。俄乌两国以一种超越先前权力意识的阶级革命友谊宣布联合,语言、文化、风俗、种族上的相近在这种友谊面前都只能算作锦上添花,在同一时期的西方国际关系学者的眼中,这里是一堵密不透风的红色的墙。
 
 
 
苏联存在的近七十年里,乌克兰的领土经历过多次变化,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备受关注的顿巴斯地区(包括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州)以及早先的克里米亚都先后来自于俄罗斯的赠予(1918年、1954年),但很快,这种“友谊”在僵化的“苏联模式”下寿终正寝。1991年,世人眼见这个巨人无可挽回的倒下,有人神伤,有人窃喜。但落在独立后的前苏东各国老百姓身上的确是扎扎实实的食不果腹,难以为继。在那个破败萧条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想加速逃离,因而难免落入另一个极端的陷阱。自此,乌克兰上至政坛,下至百姓,如同第聂伯河清晰的分界一般,东西两派,各自对立,一条属于乌克兰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已行将渐远了。
 
 
 
后面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多少已有所耳闻,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亲西方政客尤先科凭借“亚努科维奇选举舞弊案”在二次大选中力压对手当选总统,在疏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10年亲俄派亚努科维奇再次当选乌克兰总统,并于2013年拒绝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乌克兰政府内部两派势力关系急剧恶化,乌克兰危机由此全面爆发。
 
行文至此,俄乌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以时间为序我已做了一个简要的的阐述,对于这场冲突中的孰是孰非,笔者不置可否,惟愿各位读者在看待事物时能够理性思考,不偏听,不偏信。最后,希望烽火早熄。(Мир и любовь !)
 
 

分享到:

顶部
12/24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