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学习网
听说,现在不会秃噜几句,你都不好意思出门?
日期:2018-06-08 02:50  点击:658
 梅德韦杰夫访问北大发表演讲时,
 
曾提到一所中国最早的俄语学校—俄罗斯文馆。
 
1708年3月24日,
 
68名满清学子就在俄商团里搭棚学读,
 
吃了中国系统学习俄语的第一只螃蟹。
 
吃了154年的螃蟹,但是啃得相当艰辛,
 
回回考试都有半数不及格,
 
 
甚至于最后四名选派即将赴俄的同学表示……
 
他们其实完全听不懂俄罗斯商人说话。
 
于是1862年,俄罗斯文馆并入京师同文馆,
 
从此俄语学习在中国就算是扎根落户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老大哥罩着自己的小伙伴,花式援助,
 
也在中国掀起一片“为了国家学俄语”的风潮。
 
各个学校纷纷设立俄语课程,大家不学英语天天秃噜嘴皮子,
 
人人都能来两句“达瓦里西(同志)”和“哈拉哨(好的)”。
 
于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留苏热成为了当时的潮流。
 
《喀秋莎》成了无数少男的梦中情人,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则承载了少女们向往未来的梦。
 
 
现在,随着中俄关系逐渐走近,
 
一带一路项目的深入发展,
 
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热情与日俱增,
 
各高校的俄语院系建设也日渐完善。
 
 
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也是频频访问中国高校,
 
灌了一桶鸡汤之后还是表示中俄关系没毛病,你们放心学。
 
信了“人畜无害娃娃脸”梅姐夫的话,
 
许多怀抱着学好俄语,迎娶美俄妹,
 
在俄罗斯大展拳脚走上人生巅峰等等希望的人们,
 
纷纷拿起俄语书,从33个字母开始潜心学习,然而……
 
俄语也太【哔—】难了吧!!!
 
我连中俄混血宝宝的名字都想好了,
 
你才告诉我俄语一个动词有六种变位,
 
名词有五种格,
 
并且“门”是阴性的,
 
“桌子”是阳性的,
 
“窗户”是中性的?!!
 

分享到:

顶部
10/13 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