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学习网

  • 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TAG标签
  • 俄语词典
  • 俄语翻译
当前位置:首页 »俄语阅读 » 中俄对照阅读 » 正文

罗斯美女:没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让我震惊

时间:2016-03-15来源:互联网  进入俄语论坛
核心提示:首次访华是上世纪90年代,回国后我讲述的这个异国土地上的习俗和梦幻般的见闻没人相信,或许当年马可波罗所讲述的故事遭遇也差不
(单词翻译:双击或拖选)
 首次访华是上世纪90年代,回国后我讲述的这个异国土地上的习俗和梦幻般的见闻没人相信,或许当年马可·波罗所讲述的故事遭遇也差不多。
 
我曾到过世界许多国家,但没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令我震惊 
 
当然,现在许多俄罗斯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但大都通过媒体等间接途径,我则是身临其境。上个世纪末,俄罗斯像一个大家闺秀,看似还身份体面。由于憎恨美国,俄罗斯与欧洲眉来眼去,但后来逐渐转向中国。
 
西方对俄并不友好,而我们的东方邻居并没说一句批评的话。与中国友好后,幸福叩响我们的家门。俄中有过蜜月期。我们曾善意地拍着希望有一辆自行车的贫穷中国农民的肩膀,当时我们已拥有国产小汽车了。
 
第一次访华时我满是感慨。我看到在俄罗斯从没有见过的情景:农民们用牛在稻田中耕种,用手推车将庄稼运到没有电的住宅中,更别说家中有家具了。
 
我与他们一起吃米饭和煮熟的鸡爪。鸡爪在俄罗斯都被扔进垃圾桶,连流浪汉都不吃,在中国却有数亿人将其作为食物。
 
我还看到一些城镇的街道上尘土飞扬,人们在街头缝补着自己的衣服,俄罗斯人则在精品店中购买名牌服装。
 
近年来我又一次踏上这块土地,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创新的中国再次震惊了我。映入眼帘的是商店里琳琅满目的世界名牌、现代化的城市、五星级酒店和先进的奥运设施及会议中心。
 
中国人的新生活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迅速。我感到中国人的巨大力量,他们每天像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中国的巨变是实实在在的,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在航天、科技和电子领域取得成就便不足为奇。就在昨天,我的同事还在炫耀一部新的中国产智能手机,高分辨率和对角线屏幕让日本产品也无法与其媲美。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俄罗斯开始成为其资源供应国。
 
俄罗斯女子的美丽与聪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小伙子挑战地域及语言的差异,到异乡寻找真爱。不仅是毗邻中国的远东,就连广袤的俄罗斯腹地,婚介所里的中国男性求偶者档案都日渐增加。

大多数中国征婚者不忘在表格中对未来伴侣提出一些容貌上的要求,这无可厚非。然而,其中某些中国人所谓的“欧洲标准”经常引得工作人员莞尔。
 
看来,中国人的审美观与欧洲、美国和俄罗斯虽然日益接轨,但仍存在极大差异。 
 
不少心仪中国男性的俄罗斯姑娘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中国男人竟然可以接受未婚妻长着一个蒜头鼻、头发颜色浅得发白,这样的外貌在俄罗斯只怕要处处碰壁的。
 
中国人认为,肤色白皙就是美,哪怕看上去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病态。中国人将肤白与家境优越画上等号。而被俄罗斯人所艳羡的小麦色肌肤,在中国人眼中反倒成了家道中落的象征。
 
在中国,倘若男生皮肤不白,人们会认定他是个日日奔波在外、日晒雨淋的蓝领:如果女人稍黑,就会被贴上邋遢懒惰、不爱修饰的标签。
 
在俄罗斯,“怎么晒黑了?”绝对是句恭维话,这意味着你有闲有钱到海边度假、享受日光。而在中国,这话只怕会招来忌恨。中国女子见阳光即如临大敌。
 
在中国古代,弱不禁风的婀娜女子曾令男性趋之若鹜。三寸金莲、樱桃小嘴受到追捧。
 
然而,世易时移,随着19世纪欧洲文化传入中国后,传统审美观念逐渐被颠覆,而西方电视剧集及电影的热播,更令中国人对自身容貌愈加挑剔起来。
 
如今,中国人的审美观越来越西化,厚嘴唇、高鼻梁、丰乳肥臀正在成为新的审美时尚。国际知名品牌在华投放的广告,其模特要么是外国人,要么是长相具有明显西方特征的中国女子。
 
更有爱美心切者为自己的大圆脸、单眼皮感到自卑,宁可花费不菲钱财去韩国整容。
 
这与俄罗斯新贵偏好追求天使面容、魔鬼身材的超模的心理如出一辙。中国南方的富豪喜欢牵手美国或是西欧女子,而北方人则更多地选择俄罗斯美女。

不过,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并非所有涉外婚姻都能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决心嫁给中国人的欧洲女子将不得不适应诸多在西方人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的传统。
 
例如,中国人崇尚子孙同堂,所以她多半会与公婆住在同一屋檐下;中国人喜欢在进餐时大声咀嚼,若不作出这种大快朵颐的样子,主人可能会觉得你对他家饭菜甚至是他本人心怀不满。
 
当然,任何差异都无法阻挡真心相爱的男女。越来越多来自独联体国家的女子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江山美人从来都是男人的向往,不过对于俄罗斯男人来说却有点不幸,因为,美丽的俄罗斯女人们纷纷地都想嫁给老外。
 
另外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则是,顾家而诚实的中国男人越来越受到俄罗斯美女们的青睐。跨国婚姻,尤其是俄罗斯妇女远嫁国外早已成为一股汹涌的潮流。

这一现象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婚姻移民潮愈演愈烈,主力军是年轻的俄罗斯女性:30岁以下的妇女占60%,平均年龄为28岁。
 
而其他国家的男人也非常愿意娶俄罗斯姑娘为妻,理由是她们文化水平高、年轻漂亮、吃苦耐劳。20世纪末,俄女性外嫁移民逐渐制度化,不少俄罗斯人靠经营国际婚介机构发了大财,这些婚介机构主要面向女性。

俄女性为什么不愿意嫁给本国男人呢?俄罗斯女孩说:和许多俄罗斯女性一样,我也曾渴望在自己的国家找到一位终身伴侣。
 
但遗憾的是,在俄罗斯,男人对女人总是那么傲慢、自私,损害我们的尊严。许多嫁给外国人的俄妇女是为了寻求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重新成为女人,相夫教子,而不是找一个靠老婆生活的男人。在俄罗斯,一个不酗酒的男人就已经是‘天使’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俄罗斯男人都这样。不少专家分析认为,跨国婚姻,尤其是俄女性的外嫁,会造成俄民族遗传基因的流失,丝毫不亚于科技人才的流失。大批年轻俄罗斯女性的外嫁,对正经历着卫国战争以来最严重人口危机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全球震惊:大量俄罗斯人竟疯狂的涌入中国

四十年前,中国在苏联勃列日涅夫政权的强硬对华政策下,一部分人对中国丧失了信心;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不行了,只有苏联能一统全球。

1971年9月13日忠字舞跳得最好的林彪,踏上了向苏联逃亡的路程,只可惜半路坠机。
 
四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没有像林彪以为的那样轰然倒塌,反而越来越好。
 
反倒是当初那个在他心中似乎无比强大的苏联帝国却早已烟消云散,饿殍满地。
 

从之前王立军事件的发生,网络公知们一直莫名其妙地亢奋。
 
他们亢奋的理由是:“你看,连中国官员都要逃去美国了,所以中国肯定是要完了。”
 
我一般听到这种论调,都只是笑笑,连反驳都懒得反驳。
 
普京是个具有相当深厚“军事情结”的俄罗斯总统,他执政以来,曾驾战机上天,随潜艇入海,每逢俄军重大演习,演兵场上也总会出现他的身影。
 
因为几十年前林彪叛逃苏联时,他们也是觉得中国快完了,但结果中国没有完蛋,反倒是苏联完蛋了。
 
现在信息发达了,所以网络上有一些人和媒体在没有任何调查依据的前提下仅凭主观猜测就得出了“结论”,进而到处宣扬。

但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恰恰就是最浅薄的人,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从林彪事件中吸取教训,凡事都只看表面。
 
似乎完全不知道人心隔肚皮这一基本道理。
 
这些人很可笑,也很可怜。

他们就好像唐僧一样,自己不从白骨精事件中吸取教训,再遇见老鼠精时就还会傻乎乎地轻信。
 
更可笑的是,他们竟然试图让中国老百姓也变得和他们一样天真。请问这可能吗?
 
在民智已开的今天,有哪个老百姓会真的相信这种东西呢?
 
大浪淘沙出英雄,被淘汰出局的人选择背叛其实一点也不奇怪,等等等等。
 
尽管这些人都获得了当时“第一强国”的支持或敌对势力的辅佐,却依然不是死于非命就是在余生中毫无建树、碌碌无为、沦为历史的尘埃。

 
我还是那个看法,历史无数次地向我们证明:凡是选择背弃中国的,全错了、后悔了,只有留下来坚持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比如钱学森、邓小平、任正非等等等等……他们中有科学家,有政治家,也有企业家。
 
这些人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的别样吸引力
 
中国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我不知道。
 
但至少可以肯定不会是像公知们所形容的那样。
 

因为我们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已经到了转型期,我们的制造业正在飞速发展。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北斗取代了伽利略、俄罗斯要靠中国的反导系统来支撑国防、华为制造的四核芯片逼疯了日韩、索尼99%的部件都由中国精密加工业制造、欧盟开始采用中国制造的汽车生产线、他们引以为傲的动车技术早已转让给中国换成债券勉强度日。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媒体(特别是远东地区的媒体)报道俄罗斯人在中国生活、工作和定居的情况越来越多。
 
俄罗斯人眼里中国好处何在?
 

俄罗斯人为何热衷来中国
 
除东北外,俄罗斯人还喜欢去北京、上海,到海南省度假。
 
不少人不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在中国休假。这些数字,都意味着中国对俄罗斯人的吸引力。
 
当然,不要把旅游与移民搞混,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移民潮,也很难统计多少俄罗斯人在中国定居,不过,这个数字应该达到几万人。
 
这批人选择中国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大多数在华生活的人是从俄罗斯远东地区过来的。
 
我曾在哈尔滨认识一名来自赤塔市的俄罗斯人,他在哈尔滨开了自己的面包店,自己制作出售俄式面包。
 
他对我说:在中国开小生意、做买卖相当容易,也许其他国家和地区会更容易,但是起码这里不如俄罗斯复杂。
 
我觉得,谈到中国对俄罗斯人的吸引力,这点挺重要:中国的官僚问题没有俄罗斯严重。
 
然后,他接着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安全感。这点我也同意。
 
至少对外国人而言,中国是一个相当安全的国家。

人们可以不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发展自己的生意,实现自己的愿望。

另外,在中国,我感觉不到对生意人的歧视。
 
而在俄罗斯,歧视生意人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年轻人不愿意自己做生意,而希望当官。

第二个原因是房价。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与中国的黑河市是邻居,中间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但房价差距很大。

黑河的房价虽然不低,但比布市便宜得多。
 
我看了一些报道,讲某些老太太靠家人的资助在黑河买房,可以说同时住在两个城市:在俄罗斯拿退休金和其他收入,在中国花钱。

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该地区,在整个俄中边境地区都有。

比如,据当地媒体报道,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房价每平方米有3000美元,而附近的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每平方米仅几百美元。
 
再加上居住在俄罗斯边疆地区的人从事俄中民间贸易的很多,他们经常到中国去。

因此,在俄罗斯卖掉住宅,用这笔钱的一部分在中国买更大的房子,剩下的一部分发展生意,是很合算的。

据统计,中国现在有3万到4万个俄罗斯籍的购房者,主要分布在东北的绥芬河、黑河、珲春等市,海南省也有。
 
以上两个原因合起来简单说就是:俄罗斯人认为中国生意好做,在中国住又能赚钱又能降低生活费。

对做生意来说,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世界工厂,而离生产者近一些可以省下部分费用,对供应商也可以有更多选择。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新的趋势。不仅是生意人,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地选择中国作为工作和居住地点。
 
他们的考虑很简单:第一,这里生活费低;第二,中国现在对科技专业的人才需求大,容易就业。

虽然工资可能低于俄罗斯,但这里生活费也低,弥补了这一不足。

俄罗斯和中国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医疗制度。
 
俄罗斯是全民基本公费医疗(对普通居民是免费的),中国则不是,这一点,俄罗斯人不会羡慕中国。

不过有些情况下,来中国就医是合算的,比如补牙、种牙、手术后恢复、中医针灸等,都很受俄罗斯人欢迎。
 
目前,在华工作的外国人也已纳入当地社保体系,外国人也开始享受中国的部分国民待遇,如拿退休金等。

在岁数比较大的俄罗斯人眼里,中国的吸引力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执政,尽管他们未必知道中国的国情。 
 
如果这类已经退休的人在华买房,他们也许会觉得更幸福。我知道一些这样的故事。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对俄罗斯人的友好态度。
 
对这点,在华生活的俄罗斯人大都能感受到。

虽然在经济交流过程中,特别是在民间层面上,两国人偶尔会出现一些摩檫,但这并不能改变总体上的友好情况。
 
总之,中国的确是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少问题,但这不妨碍俄罗斯人欣赏中国的成就,享受中国的成就。 
 
俄罗斯和中国都要习惯在俄常住的华人,以及在华常住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美女去趟四川 惊呼这太可怕了
 
我曾经跟随一个由来自中国各城市39人组成的旅行团,沿四川传统旅游路线观光。

6年后,命运又安排我重走当年旅程,这次是与参加中国媒体之行活动的俄中两国记者同行。
 
过去6年发生多起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经济危机、汶川地震、2008年奥运会。这几年发生的变化让我几乎认不出这个国家。
 
2007年成都给我的感觉是个省级大城市,主广场上伫立着***的庄严塑像,让我愉快地想起我的故乡俄罗斯萨马拉市。
 
只不过,我们那里伫立的是列宁雕像。
 
这一次抵达成都后,我立刻飞奔出去,寻觅自己上次旅行十分钟爱的老城区。
  
我曾在宾馆附近的胡同闲逛,偶然发现一个老城区。今年,当我在老城所在地发现巨大的建筑工地时,我惊诧不已。
 
整体上,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地铁和摩天大楼。

成都从一个省城跃升为有着现代建筑和发达基础设施的大都市。
 
6年前,我找不到一个有欧洲食物的咖啡馆,而今,成都却能供应欧洲国家任何一个首都供应的东西。
 
最近当人们谈到中国的高速发展时,越来越频繁出现的一个问题是:
发展的代价是什么?努力建设新中国的人是否感到幸福?
 
中国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和教育本国人民。
 
需要承认的是,我们确实感觉到自己是受欢迎的客人。
 
参加阆中古城盛装游行节日表演的退休人员告诉我们,他们起早贪黑工作,没有任何报酬。
 
其中一人解释说:“阆中是我们故乡,这是应该的。” 
 
我们参观了地震遗迹。当然,我们所有人都很惊讶,四川在2008年地震后如此迅速地恢复过来。
 
  
 
除了干枯河床中的大石块,我们找不到任何痕迹。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TAG: 感到幸福


------分隔线----------------------------
栏目列表